長安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確立了“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、縱向項目與橫向項目并重、科研基地與智庫建設并重、傳統學科與交叉學科并重、質量與數量并重、管理與服務并重”的發展理念,不斷探索理工科高校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的新路徑,取得迅猛發展。 | |||
我?,F有經濟與管理學院、馬克思主義學院、人文學院、外國語學院、體育部(系)等5個人文社科學院(系),33個人文社科科研平臺和智庫;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與教學的專職教師500余人,其中博士180余人,教授60余人;設有物流工程與管理、環境與社會發展等2個自設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,哲學、應用經濟學、法學、馬克思主義理論、外國語言文學、管理科學與工程、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等8個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點,以及資產評估、漢語國際教育、新聞與傳播、風景園林、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、會計、工程管理、藝術等9個專業碩士學位點;獲批交通運輸新型智庫聯盟理事單位、陜西省文化產業協同創新研究中心、陜西省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、國家安全與高校意識形態教育研究基地、中華傳統文化普及基地、交通強國科普教育基地、陜西省公眾科技素質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等7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平臺。 | |||
“十三五”以來,我校承擔人文社科科研項目700余項,科研經費8000余萬元,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6項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39項、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66項、其他各類省級社科基金課題225項;發表學術論文900余篇,其中CSSCI、SSCI及A & HCI 等期刊論文600余篇,在《人民日報》、《光明日報》、“學習強國”等發表理論文章10余篇,出版學術專著60余部;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5項、西安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7項、陜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2項;獲得國家領導人批示 1 次、省部級領導批示5次;舉辦大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30余次,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500余人次。 | |||
日拱一卒,功不唐捐。經過多年發展,我校人文社科全力服務學校學科建設和“雙一流”建設,科研質量和規模不斷提升,多項指標實現突破,為我校建設特色鮮明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提供重要支撐。 (數據最后更新:2021年3月) |